我在北京等你她们的时尚时代(总序)
她们的时尚时代(总序)
这是她们留给时代的珍贵存念
今天的时代,特别是都市时尚生活,差不多是由电视剧明星、节目主持人、歌星、“超级女声”,尤其是女明星构成了公共话语空间。是由林林总总的热线与专线电话;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电视、电台广告,触目可见的海报、灯箱、广告牌、公共汽车厢体上诱人的商品构成的活动空间;是由不断改写、突破着都市天际线的新建筑群落间并置杂陈的准仿古、殖民地或现代、后现代的建筑风格,向着郊区田野伸展的度假村与别墅群构成的欲望空间;是由各种类型的专卖店、练歌房、酒吧、浴池、健身中心构成的消费空间。毋庸置疑,这一特定的文化现实对中国的人文生活构成了全新的挑战。
城市仍然是男性掌握的世界,女性依然是高档的附属品,在都市的灯红酒绿背景下,沉重地呼吸。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计划编辑出版这套文丛,准备和选择了很久,所选作品,虽不是名家大作,但意义非凡。她们生活在今天这个独特的文化带上,可堪比“五四”时期。那也是一个文化大爆发的时期,迫使女性走出家庭,来到街头,彰显自我。
史无前例,“五四”时期的女作家,第一次以群体形象在平等的人的位置上言说女性心声。她们在理性观念上有自觉的妇女解放意识;而在深层心理上,其人生体验又呈丰富复杂的状态。她们虽然广泛关注社会现实,但其表现最深刻、艺术创造最成功的,则是她们自己作为现代最先觉醒的青春女性的独特情怀。
若作类比,我们今天选择的这几位女性书写者,所关注的主题与“五四”时期是异曲同工,情爱主题同是两个时代女性解放的重要象征。男人成了被批评的对象。在这次论战中,双方都把自己塑造成维护传统性道德的卫道士。双方都认为自己的主张能够控制“纵欲无度”、“禽兽之行”、“不正当的夫妇关系”、“性欲冲动”等,进而能够造成“道德感的融合”,是“养成男女间性的道德的顶好的法子”。控制性本能,规范性行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论战双方以维护性道德作为思想进攻和防御的武器,达到了他们策略手段的制高点。
但与“五四”女性作者广泛关注社会现实不同,今天所结集推出的作者,将情爱主题走到了相反的背面,成了自我的表面甚至于自私的表达,不渴望充当社会的先锋,更关心女性生活中许多始终不被注意的侧面,开启了女性书写社会的崭新话题,她们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母女亲情、童心世界、女性情谊、性爱意识皆有深刻的思考,是中国现代女性问题的珍贵源头。因此,在此背景下,我们编辑出版的这套文丛,同样具有深刻的参考价值,是她们留给这个时代的珍贵存念。
时尚女性的矛盾生活
从这套文丛中,你足可发现,今天的女性虽然已经彻底解放,但其实更加矛盾和分裂,在她们的叙述中,时刻不忘对男性的关注,虽然是充满怨恨,但也是无可奈何的怨恨。
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这套文丛的作者具备了这一条件,她们以不同的角色,深度介入了社会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她们在直面广阔的社会人生时,首先表达了觉醒女性把握自身命运的自觉意识、表达了她们服务社会的人生理想,同时也真实地袒露了她们追寻这个理想过程中的种种精神困惑。我将此称为今天时尚女性的矛盾生活。
“五四”女作家陈衡哲说:“……世上的人对于命运有三种态度,其一是安命,其二是怨命,其三是造命。”“造命”相对于“安命”和“怨命”而言,是主体对生命意义和生存方式的主动把握。这种蕴涵着现代个性主义内涵的人生观,彻底否定了卑弱顺从的传统女性意识,她们显然都是“造命”者,希望创造自我命运,但又看不见其动力的源泉。她们的矛盾生活,更加复杂。
曹禺先生在《雷雨》中仅仅付诸交代提示而“未展开的情节”本来负载着完全不同的涵义,但是现在它们被从幕后推到台前,从整体中抽离出来进而放大、加工、附会、渲染、展示,用某些理论家的话说就是把这个乱伦故事“前史”彻底打开了,并且——道来。在经典的富有感官刺激与商业气息的平面化改制背景中,人们对经典已不再怀有保持距离的敬畏感。经典已成为供大众消遣的一种手段,文化大拼盘中的一道作料,商业策略、广告效应代替了对人文关怀、心灵升华的执著。
通过阅读,你会发现,她们一旦把服务社会的满腔热忱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往往会陷入无法摆脱的苦闷,这真实地袒露了时尚女性的精神困境。这种困境首先是她们城市生存处境对其人生理想的抑制。她们环顾周遭世界,发现至少有两道难以逾越的关坎阻止她们踏上理想生活的道路。一道关坎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另一道关坎是社会现实。
时尚女性在现实中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重重围困,难以踏上理想生活的领地。现实与幻想中的不自由感,必然会更深地引起她们对生命不自由的形而上感受,在她们的书写中普遍存在。
“我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莎菲女士的这一段内心独白表明,对今天的女性也同样具有精神共鸣,由恋爱立场的一致而发展为整个心灵的相知。
我们选择编辑此书的精神追求之一也在于此,探索今天的女性情感轨迹,她们共同的对爱情不能持久的男子表示厌憎,对爱情受挫时的心灵哀痛,对泛爱男子的鞭挞。她们理直气壮地表现了当代都市女性心灵、肉体冲突的困惑。她们歌唱理想,憧憬未来,也抚摸自身伤痛。对女性情怀的忠实抒写,使得笔下的文字显得纯情、挚爱、柔美、青春,也处处弥漫着来自都市的暧昧气息。由于过分执著于青春女性情怀的自我表现,显然使它们不具备深刻的理性力度,但这样全面展示女性心迹,却是对女性价值的热忱肯定,具有这个时代无法替代的标本价值。
作为都市青春女性的代表,她们以极大的热情自由地展示甚至是宣泄女性群体的情感、欲望和追求。不约而同地表现了女性群体在崭新的社会背景下鲜活的生存体验和最为丰富的女性经验。在她们惊世骇俗的文字后面,是激进的思想意识和充满激情的感情世界。她们更多地将重点放在个体女性的身体、感觉、,意识、情感等方面,石破天惊地踏进了性这个女性写作的禁区。而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代表了新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更加积极的投入及体会。在她们周围,是越来越不安于以往那种传统的生活方式的人群,她们的行为不合情理,不认命,不知足,不甘心。她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狂热以及盲目性,其实是女性的自我肯定、自我宣泄、自我拯救的别样方式,是现代女性在对自己能力的检测和发问。--刘卫兵
北京,是一个待久了也许会烦,但离开了绝对会想念的地方。
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无法理解外地人对北京的情结。孩子们从小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学习着课本里《故都的秋》、看着一部接一部的清宫戏、盯着电视里的故宫、长城 北京就是这样慢慢在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的。
过年回家,总有邻居家小孩问:北京是什么样?眼神中充满渴望与向往。也许只有等他们长大了,真正身临其中,才会明白。
每年,都有千千万万的人们,从全国各地聚集到北京,
上学、打工、创业这个所谓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对人们有太大的吸?丨力。来到北京的人,或多或少都怀揣梦想。
曾经有人跟我这么说:站在街道上,看到对面有一个商场。可是,不能直接接近,得找地下通道。等好不容易找到地下通道,过了马路,发现商场已经找不到了。
的确,北京太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所花的时间、车程,足够把一个中小城市绕上两圈。以致每个月的打车费都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在东边住习惯了,便把中关村、海淀视为畏途。千里迢迢赶往那里,好似从北京到了河北。不过,这个城市里多的是一大早起床,绕大半个城市去上班的人们 A说,每次在西直门换乘,挤得人想死的心都有;B说,不要跟我提731路,一听我就恶心;C说,为了找一个座位,我必须提前半个小时起床,坐相反方向到始发站上车
北京什么都多,尤以人、车为甚。招聘会挤满了人,马路上挤满了车。每个人都在和你拼抢那一席之地。能忍,就后退。反正北京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不能忍,就用尽全力争得上位。要学会打掉牙往肚里咽,眼泪哭泣,只会让亲者痛、愁者快。
人们都爱拿北京和上海比较。说起来,我也算半个上海人。可是,慢慢发现让我心生依恋的不是故乡、也不是上海,反而是跟我毫无瓜葛的北京。
很多人说北京气候不好,春天沙尘暴、夏天桑拿天、秋冬干燥不堪。不过,待久的人总会爱上这种四季分明的气候。冷就是冷、热就是热,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有一年冬天去过上海,阴冷潮湿,从此便吓怕了。
人人都向往小城市的舒适生活,一边念叨着,一边拼命往北京跑。如果说舒适、安稳、一成不变的生活好像把人关进了一个小笼子,那么,北京绝对是一个适合放养的城市。它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自由,且充满无限可能性。
从一个满大街都是熟人的小城市来到北京,会突然发现:四周全是陌生人。任你哭任你笑、任你放肆谈恋爱,反正是没有人认识你。这种巨大的陌生感和不确定性,反而给人以安全感。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和好朋友很喜欢去东方新天地。去那里逛一圈,会增加很多奋斗的力量。夏天的傍晚,我们一起坐在外面的喷水池旁,看着对面的728—趟趟过去,看着天慢慢变黑。最终,上了一辆空落落的车。
快毕业的时候,我们每天都去逛商场。逛遍北京各大商场,逛到熟悉品牌分布格局,逛到能认出对面走来的人,穿的是什么牌子的衣服。俄了,就去麦当劳大吃一顿。那时候的快乐,纯粹无比。这个城市,以友好的姿态接纳了最初的我们。
从某种程度来说,生活在北京的人很幸福。这里有最一流的展览、有最大型的演唱会、有最多的电影首映、有各式各样的新闻发布会……这里的资讯更新很快,这里的媒体很发达。报刊亭里摆满各种杂志报
纸,下午两三点,就已经开始叫卖晚报
北京是一个美食不设防的城市。各路美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你可以在奢华的酒店一掷千金,也可以在路边小摊花三五块吃个肚皮溜圆。与之类似的,还有时尚。你可以去国贸、王府、新光血拼,也可以在动物园淘十块钱的T恤。放心地把他们搭到一起吧!没有人会攀比品牌、没有人会笑话你不精致。最不羁的、最自由的、最放荡的,才是北京的时尚。甚至于北京本身,也是如此:这里有最现代化的建筑,也有残破的城墙和古老的四合院……
北京的夜晚,很热闹。22:00,夜才刚刚开始。该玩的玩,该吃的吃,夜还长着呢!酒吧里的迷醉、迪厅里的狂欢……不管多晚出去,总有出租车、总有不睡觉的人们在游荡。
这个巨大的城市,以最宽容的姿态把各式各样的人包袠其中。建筑工地的工人、出入写字楼的白领、商人、艺术家、流浪歌手……共享这座超级城市所有的資源。每一天,都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一败涂地;有人离开,有人留下。生生死死、悲欢离合,都在一念之间。它接纳了所有的人,但是却无暇——顾及。眼看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无动于衷。
这个城市,有时候很漠然。我们依恋这个城市,其实很大原因是因为这个城市的人。这里有我们的朋友,有我们爱过、恨过的人。我们在这里留下了成长的轨迹,也埋葬了许多不知天高地厚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