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琉璃轶闻第54章 禁卫军

查看目录    直达底部

    太子突然出现, 抛出这么一句话, 让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尴尬, 因为这话实在太不给乐阳长公主母女面子了。

    乐阳长公主心里虽然恼恨, 但却注意到关键一点, 有太后与皇兄在, 太子仍旧可以自由出入, 连通报这个步骤都可以省去,可见皇兄对这个儿子偏爱到了何种地步。

    她偏头看了眼神情难看的女儿,开口笑道:“太子说得是, 我们家瑶瑶并不是说福寿郡主不好,只是担心她的身体,所以才忍不住多说了两句。”

    太子停下脚步, 沉默地看着乐阳长公主母女, 就在大家以为他会说出什么话时,他面无表情道:“哦。”

    哦?

    后面呢?

    然后呢?

    乐阳长公主感受到了一股被无视的愤怒。

    花琉璃刚准备起身给太子行礼, 太子就走到她面前, 温柔笑道:“以你我的交情, 何需这些虚礼?”

    说完, 他顺势便在花琉璃旁边的空位上坐下,自然得好像两个玩得好的小朋友, 不管大人们在做什么, 反正先坐在一块儿再说。

    可他们现在已经不是五六岁的小孩子了!

    昌隆帝的心情很复杂, 既想让卫明月让太子体会到人世的艰辛,又怕卫明月真的刁难儿子。他偷偷瞥了卫明月一眼, 见卫明月正面带笑意地跟太后小声说着话,一颗提起来的心晃晃悠悠地放了下去。

    太子可不管他的老父亲有多焦虑,他低头小声问花琉璃:“她们可有刁难你?”

    花琉璃从袖子里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摇了摇:“陛下并未责怪臣女,还不让家母批评臣女呢。”

    太子顿时笑了,这小丫头恐怕还不知道,父皇已经偷偷把她当做了未来儿媳妇。他转身朝昌隆帝拱手道:“父皇,昨日的事情儿臣也在场,押送那个小太监去京兆府受罚,也是儿臣的主意。”

    这件事本来已经被揭过去,没想到太子一来,又开始谈这件事,乐阳长公主脸上的笑容,再也挂不住了。

    她起身唱作俱佳地赔了礼,然后再次提起病逝的大女儿,与小女儿谢瑶抱头痛哭起来。

    太后年纪大了,听到这呜呜咽咽的哭声,就觉得头疼。她揉了揉太阳穴,扶着女官的手站起身,转头对昌隆帝道:“皇儿,哀家有些乏了,去寝殿休息一会儿。”

    说完,还不忘带走两个小辈:“太子跟琉璃一起跟哀家过来,哀家有些事想跟你们说。”

    年轻小孩子老听人哭哭啼啼不好,尤其是琉璃身体不好,万一被影响了精气神怎么办?

    昌隆帝眼睁睁地看着母亲带着两个小辈跑了,突然觉得自己就是大难临头后被扔出来的石头,要凄惨地面对鸭子们嘎嘎嘎地叫声。

    “陛下,末将乃是外臣,不好打扰您与公主殿下的兄妹相聚,末将告退。”卫明月站起身,朝昌隆帝行了一礼。

    昌隆帝:“……”

    卫将军,朕当年差点被废太子的时候,你能帮朕撑住。金珀国大举进犯大晋,你能替大晋挡下金珀千军万马,怎么现在这点小事都不愿意做了?

    还懂不懂讨好帝王之道了?

    似乎看懂了昌隆帝眼中的抱怨,卫明月再次开口道:“陛下,外子有事启禀陛下,但寿康宫与后宫相邻,外子不便前来,所以外子在宸阳宫等待陛下驾临。”

    “花爱卿乃是朕之爱将,怎能让他久等?”昌隆帝连忙站起身,对还在哭哭啼啼地乐阳长公主母女道,“皇妹,你刚来京城就回府好好休息,朕还有政事要处理,就不陪你了。”

    说完,也不等乐阳说话,大步离开了正殿。

    没了太后与帝王,正殿的宫侍撤走了大半。谢瑶看着空荡荡的大殿,莫名觉得有些阴冷。

    她打了个寒颤,小声对乐阳长公主道:“母亲,陛下走了。”

    乐阳长公主擦干净眼角的泪珠,缓缓起身走到殿外,她抬头看着阴沉沉的天空,侧首对身后的谢瑶道:“你看。”

    谢瑶顺着母亲的目光看过去,只看到高高的城墙,还有立在狂风中的宫殿。

    “这里是皇宫,我希望你能入主凤栖宫,然后在住进这座宫殿中。”乐阳长公主眼神凌厉地看着谢瑶,“公主也好,王妃也罢,都比不上皇后的地位尊贵。”

    面对母亲势在必得的眼神,谢瑶有些瑟缩:“可是,太子根本就不喜欢我。”

    “他若是不喜欢,你就想办法让他喜欢。”乐阳长公主微微俯首,在谢瑶耳边道,“他若是喜欢谁,你就毁掉谁,懂吗?”

    谢瑶抖了抖。

    “怕什么?”乐阳长公主冷笑,她轻轻抚摸着台阶的石雕扶栏,一步步往下走,“这座皇宫里啊,哪个女人的手,是干净的呢?”

    “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乐阳长公主弯腰掐下花圃中的一朵茶花花苞,“想要什么东西,就要靠自己夺回来。”

    “公主殿下!”一个太监匆匆跑过来,为难地看着她手里的花苞,“这是太后娘娘最喜欢的茶花,您……且收下留情。”

    乐阳长公主:“……”

    待这个太监走了,乐阳长公主转头对谢瑶道:“看到没有,如果不能成为最尊贵的女人,连采一朵花都会有人来告诉你,这种事不能做。”

    谢瑶沉默地点头。

    顺安公主府。

    “什么,乐阳那个老贱人又回京了?”顺安公主听贴身丫鬟提起乐阳长公主的事,脸拉得老长:“她不是说,大女儿病逝,不想踏进这个伤心地吗?”

    这才过去一年,伤心就全忘记了?

    “母亲,什么伤心地?”嘉敏喜笑颜开地踏进屋子,往顺安公主身边一坐,美滋滋道:“母亲,女儿跟您说件事,您听了一定会高兴。”

    “什么事?”顺安公主道,“先说好,不要编瞎话从我这里骗银子使。”

    “您说什么呀,女儿最近都不怎么乱花钱了。”自从花琉璃回京以后,她连出门连出门的次数都减少了,拿着银子也没处花。

    她把花府婢女把乐阳长公主府太监总管拉去京兆府打板子的事,跟顺安公主讲了一遍:“早知道后面会发生这种好戏,我昨天下午就不该跟二公主一起走,怎么也要厚着脸皮留下来。”

    “你的意思是说,事情发生的时候,太子也在场?”顺安公主有些意外,乐阳一直有意拉拢太子,还想把自己女儿嫁给太子做太子妃。皇兄待乐阳也比对她好,太子看到乐阳长公主府太监总管被花家下人带走,就没有阻拦?

    如果说顺安公主心中有个最讨厌的人排行榜,乐阳长公主名字绝对排在第一,而且还是用粗豪笔特意加粗加大的那种。

    她会这么讨厌太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乐阳身上。

    她从小就跟乐阳不合,偏偏乐阳手段阴险,不仅处处陷害她,连她后来挑选驸马,乐阳也处处从中作梗。

    再后来她产下嘉敏时差点一尸两命,驸马舍不得她受苦,便决定不再要其他孩子。乐阳每次回京,总会在她面前提什么孩子,儿子的,实在让她心烦。

    在顺安公主心里,贱人是分两类的,一类贱人只会让人又气又无奈,甚至还有让她敬畏的地方,卫明月是此种代表。还有一种贱人让人恶心得吃不下饭,恨不得一巴掌呼死她,乐阳就是此类佼佼者。

    都是贱人,卫明月的讨喜程度,能甩乐阳一百九十九条街。

    “太子与花琉璃……是好友,太子自然是偏向花家的。”嘉敏不敢说太子可能喜欢病逝的谢郡主,现在花琉璃就是谢郡主的替身,便找了个借口:“太子虽然不好相处,但也见不得官员仗势欺压百姓,他偏向花家也有可能的。”

    “以太子的狗脾气,做出这种事好像也不让我感到意外。”顺安公主还记得几年前,有官员贪污受贿,圈地驱赶农人,被太子知道后,半点脸面都不给,短短一个月内,这几个官员被一贬再贬,最后发配到了苦寒之地服役。

    从那以后,整个大晋的圈地之风小了很多,到现在都不敢复燃。当然,有关太子性格暴戾的传言,也是越来越多了。

    不管为了什么,反正太子让乐阳老贱人没脸了。一时间,顺安公主觉得太子也没那么讨厌了。

    三日后,乐阳长公主上奏折,请立二女儿谢瑶为郡主。

    太子翻看着这道奏折,转手把这道奏折交给了赵三财。赵三财不敢看奏折的内容,躬身把奏折转呈给了昌隆帝。

    昌隆帝看完奏折内容,问太子:“元溯,你觉得此事如何?”

    “谢姑娘病逝不到三年,乐阳长公主便急着另立郡主,这未免太无情了些。”太子食指轻轻点了几下桌面,微笑道:“儿臣以为不妥。”

    “他们家的大丫头,没有成亲,又没有子嗣,若是连郡主的名头都没有,又怎么享用香火?”昌隆帝把奏折还给太子,“你来批复便是。”

    “儿臣以为父皇会保下她家大姑娘的爵位,另立二姑娘。”太子拿起朱笔,在奏折上批阅了两句话。

    贵府长女病逝未至三年,此事日后再议。

    “到底是外人,朕总要顾及儿子跟未来儿媳的心情。”昌隆帝道,“臭小子,看在朕为你做恶人的份上,近来你就安安分分地帮着朕处理政务,在百国宴结束前,你别想乱跑。”

    昌隆帝心里很明白,花家下人刚把乐阳长公主府的太监总管拖去京兆府打了,转头他就给长公主加恩,在外人看来,就是皇帝对花家行为不满,只是暂时隐忍不发罢了。

    谁对谁错,他心里清楚得很,乐阳这种招摇的行为,不能惯着。

    更何况,再怎么说,能照顾未来亲家的面子,那就要好好照顾。亲家间有毛病,会影响儿女感情的。

    自家儿子脾气这么差,他这个做老父亲的,总要替他多考虑一些。

    太子把批好的奏折放到一边,拿起另一本奏折,这是一道请安折子,他随手在上面打了一个勾便扔到一边:“父皇,京城好儿郎这么多,您把儿臣天天拘在御书房,万一您未来儿媳妇被别人勾引走了怎么办?”

    昌隆帝皱了皱眉,他看了看自家儿子那张俊俏的脸:“别担心,你除了身份尊贵外,还有一个优势。”

    太子抬头看自家父皇。

    “你长得好看。”昌隆帝道,“别的儿郎不及你。”

    太子叹息:“父皇,以色侍人能得几时好,儿臣觉得,您还是要放儿臣出门。”

    昌隆帝惊呆了,儿子为了出宫,什么不要脸的话都能说得出口?

    “罢了罢了。”昌隆帝摆手,“三天可出宫一次,缺什么去朕的私库拿。”

    “父皇,您不仅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好皇帝,还是万年难得一见的好父皇。”

    “是啊。”昌隆帝面无表情冷笑,“朕这个万年难得一见的好父皇,却没有一个万年难得一见的好儿子。”

    太子默默垂首,继续帮着昌隆帝批奏折。

    这道奏折是工部侍郎林舟呈上来的折子,说是想在京郊做一些试验田,希望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太子把折子递给了昌隆帝。

    “你以为如何?”昌隆帝问太子。

    “农乃百姓根本,儿臣以为可行。”太子道,“不仅如此,还要甄选工部擅农事的官员负责此事。”

    “你觉得林舟做不好这件事?”

    “儿臣只是觉得,他一个人做不好这件事。”太子拿来工部官员的名单,在上面勾选了几个名字,“父皇以为这几人如何?”

    这些人有皇室后代,有世家贵族,也有武将后代与文人后代。

    “好。”昌隆帝欣慰一笑,“就照你的意思办。”

    奏折批完以后,昌隆帝忽然道:“元溯,朕欲把京城禁卫军交给花应庭。”

    太子诧异地看着昌隆帝。

    “朕与应庭年龄相仿,朕还在兢兢业业批阅奏折,他又怎么能赋闲在家?”昌隆帝笑道,“总要找些事情给他做。”

    太子面色几经变幻:“这等大事,全由父皇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