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浦东第十八章 苦难重重(上)

查看目录    直达底部

  1
 
  三年后。
 
  上海的基建项目发展迅速,仅仅三年,许多豪华气派的大楼拔地而起,黄浦江江水倒映着四面的风景,时尚都市的味道油然而生。
 
  钱春生自从拿下了卢浦大桥的竞标项目,整个人像是打了鸡血,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大桥的建造中。一晃三年过去了,卢浦大桥的建造也进入了尾期。站在大桥上,看着脚下潺潺流动的黄埔江,钱春生既感慨又激动。
 
  陈建华作为设计研究院的监工,按规定前来检查他们施工项目的完成度以及跟设计图的契合度。对于上头派来的检查人员,钱春生从来都不担心,这点自信他还是有的。他向陈建华认真地介绍道:“我们承接的是标准节段的桥面和Z7特殊桥段的建设工程,目前标准节段的桥面已经到了安装的尾期,现在可以看到运送桥面系梁的驳船已经开到吊机的正下方,在提升过程中,我们用测量仪器随时跟踪桥面的提升状态,确保桥面的水平,这已经是最后一块标准桥段的桥面安装了。”他停下来,见陈建华没出声,而是不停地在本子上记着什么,继续说着:“目前Z7桥面特殊段的安装也在进行,Z7桥面呈现‘凸’字形,边跨端通过竖向支座支撑在中横梁上,并且经过伸缩缝和边跨桥面相连。桥面吊机在就位时会向跨中预偏2500,桥面提升到高于就位高度5至10厘米的位置,安装预制好的辅助牛腿……”
 
  话没说完,就被陈建华打断了。陈建华质疑道:“你们这个步骤跟你们之前提交的安装方式根本不一样!”
 
  关于陈建华说的这个问题,钱春生也清楚,他笑着解释道:“我们的师傅经过很多次的计算,改良了方法,这样做,我们的桥面……”
 
  陈建华摆了摆手,打断钱春生的话,说:“我不管你们是不是改良了方法,你们的安装流程跟要求的安装流程出现了偏差,就是不合格!”
 
  这下钱春生傻了眼。他们的工程师傅大部分都是来自重庆的,有着非常丰富的桥梁建筑经验,这样的安装办法也是多日研究出来的:“Z7的桥面段特殊,我们开工以后才发现有很多问题,所以跟之前提交的方案有出入也是正常的。”
 
  听钱春生说得如此随意,陈建华的脸色明显有些不好看。什么叫正常?钱春生不经允许直接修改了大桥的安装流程,这也叫正常?他这次来的目的就是监工,只要发现桥梁的安装流程与要求的安装流程出现任何偏差,就要判定其为不合格。再者说,就算真如钱春生所说,施工过程中发现了问题,钱春生也应该及时向研究总院申报修改的方案,现在擅自改了安装方案,如果这中间出现了误差谁来负责?陈建华当即宣布:立即停工。
 
  这下钱春生彻底傻了眼,他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错,却被无故停工。他气得火冒三丈,跑到永春超市的调解室发泄着愤怒。
 
  赵海鹰一听,惊讶地问:“出什么事了?”
 
  钱春生愤愤地讲着整个情况:“卢浦大桥的项目已经进入到了安装最后一块桥段桥面的过程,我们改良了安装方式,结果他非说我们的安装方式会产生大误差,要求我们立即停工!工程期限马上就要到了,现在停工,我们不是等着赔钱吗?”
 
  “你们改良安装方式,有提前告知研究院吗?”赵海鹰问道。
 
  一说起这个,钱春生更是满脸委屈:“我们时间很紧,这些安装流程都是经过师傅的严格计算的,根本不会有问题!停工一天,我们的损失就会高达十多万,这遥遥无期的停工,我不是等着亏钱吗?到时候没有按时完工,还要赔给政府一大笔违约金!”
 
  听钱春生这么说,赵海鹰皱起了眉头。这件事情确实棘手,对谁都没有利益。他了解陈建华,做事认真,有原则,没有商量的余地。最后,他决定亲自上门拜访陈建华。
 
  果不其然,当赵海鹰说明来意之后,陈建华的态度十分明确,不会让步,给出的理由也十分充分:“安装流程和方法必须要经过研究院审批,万一出现大的误差,谁来赔付这个损失?”
 
  “钱春生没有申报是他的过错,毋庸置疑,但是……”赵海鹰看了一眼陈建华的神色,十分谨慎地说,“但是现在他们公司面临大面积停工,工期限制在那儿,这样耗下去,对卢浦大桥、对建筑公司、对研究总院都没有好处。”
 
  陈建华眉头微微皱起,像是在考虑着什么。赵海鹰觉得有戏,趁热打铁地说道:“您看,能不能我们请研究院的设计工程师和重庆的建筑工程师开个会,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安装方法。如果可行,就能立刻开工,这样只会耽误半天的时间,不用等审批和一系列的烦琐手续。”看似是建议,实则是在帮陈建华找解决的办法。
 
  其实陈建华心里也清楚,这么拖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只会浪费国家的资源。他也不是针对钱春生,就是觉得这个小伙子太执拗,明明错了还不承认,非要和他较真。他命令停工也是职责所在,一座大桥承载着太多人的生命安全,每一步的改变都需要万分甚至是十万分的谨慎,不能有一点闪失。这是他作为监工的责任,也是建桥人的责任。
 
  赵海鹰的建议他也听进去了,认为十分合理,省时又省力。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我明天去院里,向领导申请会议。不过会议能不能召开,还得看建筑公司配不配合。”
 
  “配合,肯定配合,”赵海鹰赶紧应和着,心里也默默舒了一口气,“这是他们的职责。春生这个人性子很急,如果之前说话有什么不当的地方,我替他向你赔个不是。”
 
  陈建华摆了摆手,说道:“我看他性子跟我倒是挺像,一个比一个固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乎就在同时,中国境内爆发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传染病疫情——“非典”。“非典”全名非典型性肺炎,疫情首先在广东顺德爆发,短短几个月,就扩散到东南亚甚至全球。为了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扩散,很多地方都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政策。汽车站、火车站、机场随处可见拿着检测器的医务人员。一时间,只要听到“非典”两个字,就人人自危。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非典”的扩散也影响着股票市场,不少医药类、生物科技类的股票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永康香港联创公司也受其影响,波动明显。不过,赵海鹰还是敏锐地发现,永康香港联创公司的股价有些波动异常,一开始他也以为是受到非典的影响,但是一周后,赵海鹰却发现,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
 
  为了查明真相,赵海鹰前往香港调查。与此同时,美国的华美公司也发现了异样,派陈梦蕾从美国赶到香港,负责调查这次的事件。
 
  两个人一碰头,就开始分析股票的情况。他们发现,最近有一家公司疯狂购买永康联创的股票,陈梦蕾来港前已经调查过,这是一家美国公司,从来没涉足过医药制药领域,从表面看上去信息很干净,只做一些日化品的生意,看不出什么问题。
 
  不过赵海鹰的直觉告诉他,其中肯定有问题:“从这几天来看,他们都是低抛高买,不符合一般规律,反而是在故意抬高股价。如果我们的分析没有错,明天,他们就会开始抛售股票,连续几天跌停,把股票打压到最低点。”
 
  陈梦蕾提出了质疑:“打压到最低点,他们是什么目的?难道是为了趁最低点全部买入?”
 
  赵海鹰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如果真如陈梦蕾所说,这个公司的目的就不仅仅是股票,而是永康香港联创。一旦这个公司掌握了永康联创20%的股份,就会成为公司最大的股东,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赵海鹰的担忧在第二天就得到了证实,永康香港联创的股票从开盘之后就一直跌,直到午市休市之前,股票跌停。
 
  也就在这个时候,陈梦蕾在美国的朋友调查的结果出来了,收购公司的其中一个股东竟是他们的老朋友查尔德。
 
  赵海鹰看着电脑上满屏的绿线,思索着。眼前的情况对他们来说十分不乐观,查尔德已经开始收拢袋子口了,估计下一步就是上海。他和陈梦蕾分头行动,他回上海立刻组织反击,陈梦蕾留在香港做沟通,防止香港的股东把股份卖给查尔德。
 
  赵海鹰坐了最早的一班飞机飞回上海。机场内,全都是戴着口罩的乘客和包裹得十分严实的工作人员。机场的广播中一遍遍传来声音:“尊敬的乘客朋友们,为了确保您的安全,请自觉接受体检。”
 
  等待检查的人排成了长长的队伍,赵海鹰看着望不到头的队伍,焦急万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轮到赵海鹰了。他迅速站了上去,两只脚刚刚踏上机器,机器突然发出嘀嘀嘀的响声,一时间所有的人都下意识地往后退,赵海鹰也退了回去,又重新站上去试了一次,没想到机器又响了。赵海鹰有些惊慌。这时,几个戴口罩和手套的工作人员立马上前,把他控制住了。赵海鹰想挣扎,但被工作人员牢牢地按着。
 
  赵海鹰的脑海中一片空白,他成了一名“非典”的疑似病人,被隔离了起来。
 
  这下,永康生物科技集团陷入了成立之后的最大一场危机。查尔德的速度很快,陈梦蕾已经从香港打来电话,说查尔德已经出手了,他通过操纵股票收购了7%的股份。此外,他还通过买通公司股东购买了6%的股份,只要他持有的股份超过20%,那么他就会成为永康香港联创的第一大股东,操控着整个公司的发展。可是现在赵海鹰被隔离,到底接下来要怎么办,韩要强无比焦虑。眼下,最重要的人就是永康香港公司的王董,他手上有9%的股份,这9%的股份是成败的关键。
 
  陈梦蕾一下飞机,就把王董请到了海银公司。王董的态度异常坚决,表示股份绝对不会卖给任何人。王董的态度早在陈梦蕾的意料之中,她也不解释,也不争取,而是给他放了一小段视频资料。
 
  视频里播放的正是王克力、钱冬梅他们在卢浦大桥工地、社区、工棚发放中药的画面。
 
  陈梦蕾解释道:“王董,像永康这样一个有社会担当的企业,一个坚持把专业和科学技术真正用在回馈社会、服务于老百姓的企业,如果因为一场金融利益战而丧失对香港联创的主导权,那么这不只是永康集团的损失,更是一个行业的损失,整个社会的损失啊。”
 
  王董看着视频,沉默了。他站起来走到窗户边,凝视着窗外。他的心中有一个天平,之前查尔德也找过他,要出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他手里的股份,不过被他拒绝了。他不想让自己的股份成为别人竞争的工具。他知道,如果永康拥有他手上9%的股份,就能抓住香港联创的主导权,与其让股份放在自己手里浪费掉,不如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最终,王董同意把股份转让给永康。也就在同一天,“非典”疫情得到全面控制,赵海鹰解除了隔离,回到家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最终赢得了胜利。
 
  2
 
  自从赵国平退休之后,每天的生活就是种种花、养养鸟,偶尔再遛遛狗,生活平淡而无聊。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所以时不时还回到当初的老单位,看看之前的同事,没事帮着大家出出点子,提提意见。设计院的同事们似乎也习惯了他的到来,隔几天不见,还感觉有些不适应。最后领导直接给他安排了一个新工作——“顾问”。这不,他刚刚从设计院回家,就又被市委叫去开会了。
 
  市委会议厅座无虚席,出席会议的都是和赵国平年纪差不多的老同志。原来,为了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在全国开展综合改革试点,上海市首当其冲,准备争取浦东作为综合改革试点之一。会上的气氛很激烈,不单单是赵国平,不少参与了浦东发展的老同志也都被请了过去,大家积极发表建议,最后话题落实到一个关键地方:综合配套改革。
 
  这副重担又落到设计院身上了。赵国平已经退休,设计院由之前他的下属李平负责。李平一接到这个任务,第一时间就给赵国平打了电话,希望老领导能够给些意见。赵国平爽快地答应了,他正好有不少想法想和大家分享分享。
 
  会上,赵国平说道:“已经有领导提出了一个很新的思路,‘三不’原则,那就是不要政策、不要项目、不要资金。这个原则一提出来,就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我个人是非常支持的。我们浦东从开发到今天,可以说是攻克了很多的难关,见证了很多的奇迹,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这个时候,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停留在单项改革上,不能局限在要政策、要项目、要资金上。所以啊,咱们设计院的这份报告至关重要,要从综合配套的思路上下功夫。”赵国平想起一个例子:1995年,日本八佰伴百货商店在陆家嘴开业:“那天天气冷,风也大,但是商场大门一开,市民就像潮水一样涌了进去,盛况空前。足足有107万人涌入八佰伴百货商店,这个盛事还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说到这里,赵国平感慨道:“日本八佰伴集团的核心公司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宣布破产。但是在浦东,上海第一八佰伴不但没有受到总公司的拖累,反而从2001年开始盈利至今,现在的第一八佰伴已经跃居全国百货第一了啊。”
 
  赵国平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八佰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上海第一八佰伴是第一个打破中国商业中资经营局面的,也带给了中国商业界一个惊喜,让大家都看到了这样的海外商业对中国消费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最后赵国平站起来,说:“同志们,时间紧、任务重,这一个月大家恐怕都得加班了,要做好打攻坚战的思想准备啊。”
 
  接下来的一个月,赵国平和设计院的前同事们一起,同吃同喝同劳动,终于完成了《上海浦东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方案》,按时递交国务院,并得到了高度的肯定。浦东十五年高标准的规划和高速的发展成果,让美国纽约、英国伦敦,还有其他国家的国际大都市惊叹不已。浦东正式拥有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新身份,从而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永春超市门前,人潮涌动,奇怪的是有的人进去了好大一会儿,却空着手出来。这些人多半是来找“市民茶室”解决问题的。
 
  孙明芳的超市自从开业后,生意确实不错,客流几乎是之前的好几倍。不过最受大家欢迎的还是“市民茶室”,孙明芳一会儿做起了调解员,一会儿有当起了红娘。虽然成立的时候孙明芳没打算用“市民茶室”赚钱,不过“市民茶室”为她的营业额贡献不少,不少前来解决问题的街坊,问题解决了,顺便买点东西回家,这让永春超市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这不,“非典”过去了,不少人开始关注日常养生保健。孙明芳此时当起了“义务中介”,特地请周蕙来超市,给老年朋友们讲一讲养生保健的小知识。
 
  周蕙出门前特地打扮了一番,穿起了刚刚买的长裙,头发抹得锃亮,还特地穿上了高跟鞋。虽然之前她参加过不少讲座,可是都没有像今天这么紧张,毕竟观众可都是自己的老街坊、老朋友,马虎不得,她可不想在他们面前丢脸。
 
  一到“市民茶室”,周蕙就被街坊们团团围住,大家准备了一堆的问题要咨询。周蕙呢,帮大家一一解答,从每天吃什么到每天做什么运动,都说得十分详细。最后总结了两点,一就是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二就是要有好的生活习惯。不少老街坊认真地做着笔记,生怕自己落下点什么。
 
  另外一边,赵海鹰的海银公司由于业务不断扩大,开始招募新人。参加面试的都是金融界的后起之秀,有的是赵海鹰的师弟,有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的学生,还有的从美国留学归来,这些年轻人有的是冲着赵海鹰的名气来的,有的是因为认同海银的发展理念。不过,这次他没有在海银公司里面招聘,而是换了个地方——东方明珠塔。
 
  之所以选择东方明珠塔作为面试的地点,是赵海鹰特意安排的一次考验。一般来说,应聘者都比较习惯在公司办公室里参加面试,而东方明珠观光塔对大家来说相对开放、陌生、随意。也正是这样的环境,才能显示出一个人最真实的一面,有一些人可能会紧张、疑惑甚至不知所措,但是也有的人能随机应变,不但融入了这个环境,而且还很擅长调动大家的情绪。赵海鹰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要看看在如此轻松并且陌生的环境中,每个人最真实的一面。
 
  面试者个个西装革履,而他自己则穿得十分休闲,跟一个游客毫无差别。他隐藏在面试者中,观察着每一个以后可能成为自己员工的人。
 
  一个叫吴凯的年轻人引起了赵海鹰的注意。首先从穿着上,吴凯在十几个人中就尤为特别。别人都是西装革履,白色衬衫,唯独他是一身休闲服,运动鞋,反倒与周围环境十分和谐。其次,与其他面试者如临大敌的状态不同,吴凯的心态十分放松,一会儿帮大家拍照留念,一会儿向大家介绍东方明珠塔的历史,俨然一个导游。他的一句“美景不可负,何必太拘束”,把在一旁假装看风景的赵海鹰都逗乐了。
 
  作为一个金融人,其核心还是和人打交道;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保持创新的思维和积累丰富的经验。吴凯明显占有优势。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主角开始登场。不过当吴凯得知一直跟在大家身后的中年大叔就是赵海鹰的时候,他并没有怎么吃惊。他从赵海鹰上电梯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他了,赵海鹰是最后上来的,还故意压低了鸭舌帽。按理说,以上海现在的气温,也没有太阳,完全不需要戴帽子。上电梯后,赵海鹰看似在观风景,实则是在观察电梯上的每个人,这些都被吴凯看在眼里。
 
  身份之谜被解开,赵海鹰带着应聘者来到了东方明珠塔主观光层。他告诉眼前的年轻人,登高望远是一种理想,但是也只有坚韧不拔、不断挑战和创新的人才能接近和实现理想。他今天让大家来这里面试,就是希望加入海银的每一个人,都有这样挺立潮头的理想和实力。
 
  谈话的最后,赵海鹰提出来一个问题,让每个人都来回答。
 
  “你们来海银之后的目标是什么?”
 
  一个青年不假思索地答道:“在财大的时候就听过各种关于您的传说。我对贵公司做过分析,尤其对贵公司这次招聘的职位中实体产业部的投资分析师职位感兴趣。我分析过海银和永康的合作案例,因为有了金融的驱动,永康这样的实体企业就插上了一对翅膀:一个翅膀是国际化,一个翅膀是金融。”
 
  一个来自新加坡的朋友,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说道:“如果有机会进入贵公司实体产业部工作,我的目标是加强产融结合,把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把产业市场和资本市场结合,更大程度地驱动实业增长。”看得出这位新加坡朋友确实对海银的实体产业部做过一些研究。
 
  轮到吴凯了,他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还在美国的时候,他就开始筛选未来就业的公司。他之前一共选择了五家公司,其中四家是美国公司,一家是海银,不过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回国发展,看中的就是中国的发展潜力:“我认为我的机会在中国,而且就在上海。2000年的时候,中国基金规模仅为562亿元,到今年2005年,基金规模已达5000亿元。这就是我说的机会,我认为中国的基金投资会有爆发性的增长。而且我相信海银会需要我,我也需要海银这样的平台。”吴凯侃侃而谈。
 
  看着眼前充满理想抱负的年轻人,赵海鹰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他相信,有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海银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面试成功后,吴凯来到东方经济报门外,看到吴一白出来后,吴凯冲上去,给了吴一白一个大大的拥抱。
 
  为了庆祝吴凯顺利找到工作,吴一白特地把他带到了一个小馄饨店里吃馄饨。吴凯看着破旧不堪的店面,有些不高兴地说:“小叔,我有工作了,你就请我吃这个啊?”
 
  原来吴凯就是吴一白在美国留学的侄子。一说起自己进入了海银公司,吴凯就各种兴奋和激动,他更是对赵海鹰佩服得五体投地:“小叔,你这个老同学真厉害,把我们弄到东方明珠塔上面试。也就是你这个聪明智慧的侄子,对这样的情况应对自如,面不改色……”
 
  看到吴凯一脸崇拜的眼神,吴一白笑了:“早知道你沾了我的光,就该让你请吃一顿好的。”
 
  听吴一白这么说,吴凯不乐意了:“什么就沾你的光啊,我可没有提你半个字,我是凭自己的本事。”
 
  吴一白笑着看着吴凯:“行,这点哪,你还真的和你们董事长很像!当年赵海鹰应聘去广瀚公司,广瀚的董事长就是我们老师的亲弟弟,赵海鹰也是只字未提。”
 
  吴凯在美国留学的时间比较长,习惯了美国那种按章办事的流程。他特地交代吴一白,必须对他俩的关系保密。
 
  吴一白却不以为然,以他对赵海鹰的了解,就算是知道吴凯是自己的亲侄子,恐怕也不会给他行什么方便。他这个侄子什么都好,就是太自信。他提醒道:“进了公司凡事谦虚点,跟你们董事长多学习。对了,你现在在哪个部门啊?”
 
  “投资部,我现在是基金代表。”吴凯有些自豪地说。说着,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小叔,你们不是要举办校友会吗?我想给董事长提议,借这次校友会招募一只公益的专项基金,用于孵化老师和大学生团队的创新项目。”
 
  吴一白一听,就来了兴趣,正好他明天要和校友会的几个发起人去学校,他可以提出来让大家商量商量。他也让吴凯抓紧向赵海鹰提议。
 
  虽已快要进入寒冬,但是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向校园。财经大学里,过路的学生有的嬉笑打闹,有的抱着书本匆匆赶路。温暖、惬意的感觉笼罩着美丽的校园。陈梦蕾、杜黎、吴一白走在校园里,似乎一下年轻了十几岁。
 
  自从退休之后,徐敬之也很久没有回到财经学院了,看着眼前自己的几个得意门生,颇感欣慰。
 
  陈梦蕾十分感慨地说:“徐教授,这次校友会能得到您的支持,真的很感谢。我已经向很多海内外的校友发了邀请函,大家也都有回应,到时候我们也可以一起聚一聚。”
 
  徐敬之提着公文包,点了点头,说:“是啊,我也很久没有见过大家了,你们这届学生,让我印象很深刻。”他看着身边的杜黎,问道:“杜黎,我听说你又升职了?”
 
  杜黎有些不好意思,谦虚地回答:“教授,在您面前,我永远都是个学生。”
 
  一旁的吴一白打趣道:“教授,我也升职了,您怎么一点儿都不关心呢?上学的时候您就没正眼看过我。”语气里还带有酸溜溜的感觉。
 
  徐敬之笑了,看着眼前在社会上已经拥有一席之地的几个人,笑着说:“胡说,你现在是副社长了,说话还是这么没心没肺的。”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这时,陈梦蕾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她已经向海内外很多校友发去了邀请函,她初步计划这次校友会会期三天:第一天,回归的校友可以聚在一起互相交流,重温校园时光,开座谈会;第二天可以安排一些讲座;另外呢,他们几个商量为学院招募一只公益的专项基金,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母校发展添砖加瓦。
 
  另一边,吴凯也把拟好的公益基金招募书交给赵海鹰,基金的名字就叫“金鹰基金”。
 
  他借鉴了在美国的大学里面的模式,这种基金不等于奖学金或者助学金,是带有激励性质的,同时对被孵化的项目和人也有约束,会定期考核评估项目进展情况。赵海鹰把这个项目交给吴凯全权负责。他打开邮箱,看到了校友会的邀请函,落款是陈梦蕾,一时间心情很复杂。
 
  校友会当天,吴一白拿着相机,兴奋地给校园里的学生和风景拍照,不想错过任何一处美好的角落。
 
  上海财经学院也因为这次校友会,在校园里挂起了很长的横幅,上面写着“校友欢迎你回家”几个大字。
 
  陈梦蕾扎起了马尾,上身穿着一件白色T恤,下面穿着蓝色牛仔裤,配上白色帆布鞋,充满了学生气,看上去和读书的时候没什么两样。她和许多学生会的同学正在给回归的校友们分发传单,有的在地上摆设纪念衣物。吴一白拿着相机,定格下陈梦蕾美丽的瞬间。
 
  这时,几个慕名而来的学妹看到了吴一白,她们是他的小迷妹。一个学妹红着脸说道:“我每天都看你的报纸,你发表的每一篇文章,我都珍藏在笔记本里!”
 
  吴一白心里早就乐得开了花,一本正经地和学妹们握手。一旁的陈梦蕾打趣道:“你成了学妹们的偶像了。”说得吴一白还挺不好意思的。
 
  不过,这次校友会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金鹰基金”的正式启动仪式。启动仪式设在财经学院的大礼堂。不少学生听说了这件事,早早就来到大礼堂占座。
 
  启动仪式的一项重要议程是赵海鹰的讲座。他的身上佩戴着“荣誉校友”的绶带,站在主席台上,他说道,“金鹰”谐音“精英”,我们财经学院,虽然不是211学校,但是培养了众多优秀的金融人才……赵海鹰侃侃而谈,从很多人对金融有着误解谈到金融的本质。他披露,不少人以为,所谓的金融,就是一群不事生产的人,和一群对社会毫无正贡献的人,互相对赌的零和游戏,其本质和赌场没有区别,而另外有些人则把金融说得跟天一般高,可以主宰人类社会,好像在整个人类文明的顶尖一样,认为其他做实业的人都是被支配的奴隶。事实上,真正的金融技术,和种植技术、畜牧业技术、造船技术这类的技术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都是人类为了自身利益的考量发展出来的技术而已。金融,既不是高大上的、高人一等的特殊技巧,也不是赌桌上毫无益处的赌博工具。金融,是一种服务,是被社会所需要的服务,无须仰视,也无须妖魔化。
 
  台下的师生们听得格外认真,赵海鹰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让每个人都在思索,到底自己心中的金融究竟是什么。台下的陈梦蕾看着赵海鹰英姿飒爽的模样,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
 
  3
 
  上海的夜,风情万种,惊艳迷人。在这座日新月异的时尚大都市里,每天都在上演着风格迥异的戏码。总有那么些人,心甘情愿地扮演着配角的角色,他们不知道,自己也许已经成为别人故事中的主角。
 
  西餐厅,烛光摇曳,红酒杯里的红酒显得格外醉人。周媚轻轻地摇晃着酒杯,脸上却露出淡淡的忧伤。自从钱春生在她家过夜之后,两个人的联系也频繁了不少。一晃眼好几年过去了,不少人都以为他俩在一起了,每次两个人的回应都一样,对对方微微一笑,不承认也不反驳。钱春生也不捅破,就是默默地陪在周媚身边。
 
  钱春生把切好的牛排放到了周媚面前,周媚看着钱春生认真的样子,半开玩笑地说:“春生哥,你对每个女人都这么体贴吗?”
 
  “如果我说这是我第一次为一个女人切牛排,你信吗?”
 
  周媚微微一笑,不再出声,这么多年了,钱春生的心思她怎么可能不清楚。
 
  “我要走了。”过了好大一会儿,周媚漫不经心地说。
 
  钱春生却没什么反应。这几年,周媚经常到全国各地拍戏,他都习惯了。他问道:“这次又去哪儿拍啊?”说着,吃了口牛排,却觉得今天的牛排做得难以下咽。
 
  “美国。”周媚平静地回答。
 
  钱春生的表情瞬间发生了变化,不过他很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假装很高兴的样子,故意问道:“祝贺你啊,周媚,都要去美国拍戏了。去几个月啊?”
 
  周媚看着钱春生一副自欺欺人的样子,终于忍不住了:“春生哥,我已经和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签了经纪约,合同是八年。”
 
  这下,钱春生的笑容彻底凝固在脸上,他举起手里的酒杯,轻轻碰了一下周媚的酒杯:“好,我等你。”
 
  看到钱春生如此自然地说出这几个字,周媚的心猛地揪紧了:“别开玩笑了,不是八个月、八个礼拜、八天,是八年。我签了八年的经纪约,我要去好莱坞发展了。”周媚有些激动,她知道钱春生对自己的感情,可是内心深处,她怕,她怕自己投入感情,最后还是付之东流。她害怕爱。
 
  钱春生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笑着说:“那又怎么样?别说是八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不管多久,我都愿意等你。”
 
  周媚被感动了,她知道钱春生是一个特别好的男人,可是他们认识得太晚了:“可是我们没有缘分,我们不合适,你忘了我吧,我不值得你这样做。”
 
  钱春生放下了手里的刀叉。缘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要靠两个人一起去珍惜和守护的,说到底,周媚就是害怕,害怕再次受到伤害。他十分认真地说:“你有勇气闯好莱坞,难道就没有勇气相信一次爱情吗?”
 
  钱春生的话说到了周媚的心坎里:“不是我不相信爱情,是根本就没有值得相信的爱情。
 
  而且,我不想有任何的牵绊,我的事业、我的梦想、我的未来都在好莱坞。”
 
  “好,那我们就来一个十年之约。如果十年后你回来这里,你还没有嫁人,那就嫁给我!你敢吗?”
 
  看着钱春生,周媚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举着酒杯绕过了钱春生的臂弯,两个人捧着这杯交杯酒,一饮而尽。